兵不血刃

拼音:bīng bù xuè rèn   简拼:bbxr  繁体:兵不血刄

兵不血刃的解释

兵:兵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成语例句

兵不血刃,就平了广西省多年的乱党。(清 张春帆《宦海》第七回)

成语典故

  “兵不血刃”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兵器上没有血。表示未经作战就取得胜利。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侃传》,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陶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
  东晋的屯骑校尉郭默作战勇敢,曾与后赵的建立者石勒等作过战,石勒等都很怕他。但此人一贯骄横跋扈,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因为泄私愤竟然杀死了平南将军刘胤。事后,还大胆伪造诏书,诬谄刘胤谋反,向各州郡通报。这件事暴露后宰相王导怕朝廷无力惩处他,不但不向他问罪,反而加封他的官职。
  陶侃知道这件事后,一方面上书朝廷请求讨伐郭默,一方面写信给王导,要求他采取果断措施。信中有两句话写得非常有力:“郭默杀害州官,朝廷就任命他当州官。难道他杀害宰相,也就让他当宰相不成!”
  王导读了这封信,受到很大的触动,便派陶侃率军去讨伐郭默。郭默深知陶侃领兵作战十分厉害,听说他亲自来讨伐,非常焦急,打算率军离开江州南下。但陶侃出兵神速,郭默还未离城,陶侃的大军就已经将江州团团围住。
  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已不是陶侃对手,怕城破后难逃性命;想开城门投降,又怕朝廷要杀他的头,真是左右为难。他手下的一名叛将见大势已去,将他逮捕后开城门投降。陶侃终于不战而取得胜利,平定了这次叛乱。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形容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

成语注音

ㄅㄧㄥ ㄅㄨˋ ㄒㄩㄝˋ ㄖㄣ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紧缩式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 义 词

反 义 词

成语翻译

相关成语

兵不血刃造句更多

  • 解放军开进北平,兵不血刃,和平解放了这个城市。
  • 兵不血刃,就平了广西省多年的乱党。
  • 抗议者都是前*理他信。西那瓦的支持者,他信因年的一场"兵不血刃"的军事政变而流亡海外。
  • 这厮一表非俗,当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脱之下就将带着完颜香走了,兵不血刃,才是上计。
  • 他们卧薪尝胆,逐鹿大洋,检验新装备各种条件下的战斗性能参数变化,千万次不耐其烦地进行实弹演练确保剑锋出鞘,兵不血刃
  • 诛锄叛逆,保全生灵,兵不血刃,克复城池,又救了宋某的三个兄弟,宋江合当下拜。
  • 这是出自彼启之手的又一次处决干净利落、兵不血刃
  • 他们也对这匹伟大的马充满了敬意,它除了流尽自己的鲜血,兵不血刃地打败了他们庞大的军队。
  • 雄材大略的周世宗于显德六年北伐,兵不血刃而收三关,契丹震恐,仓皇北遁,“幽云十六州”。
公众号
0
纠错

评论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11 - 2024 范文站(fanwenzhan.com)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