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是瞻

拼音:mǎ shǒu shì zhān   简拼:mssz  繁体:馬首是瞻

马首是瞻的解释

首:头;是:指示代词;起提前受事成分的作用;瞻:往前或向上看。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苟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成语例句

他近一年半以来虽常依大帅之“马首是瞻”,然而他不是大帅部将,也不会屈居人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秦国十分强大,常欺负那些弱小的诸侯国。引起了众诸侯国的强烈反感。公元前559年,晋悼公联合了其他诸侯国,组成联军去攻伐秦国。 诸侯联军的是晋国的中军帅荀偃。他原先估计,秦国得知诸侯联军来进攻,肯定会惊慌失措,战争很容易取胜。没想到联军内部各怀异志,并不齐心,士气也很低落,秦国得知这些情况,所以一点也不怕,根本就没有求和的表示。秦军还在泾河的上游放毒,毒死了不少联军的士兵。 看到这种情况,荀偃就想早点发动总攻,他向联军将领发布命令说:天亮鸡一叫,我们就准备出发,各军都要拆掉土灶,填平水井,以便布阵。作战时,大家都看着我的马头来行动,我指向哪里,大家就奔向哪里。 荀偃手下的将领听了他的话,觉得他太专横了,很反感。下军帅栾黶说:晋国从来就没有下过这种命令。你要向西去打秦国,那你自己去吧,我的马头可要向东,回到我们晋国去。 其它诸候国的将领看到晋国的将领带兵回国,也纷纷撤回自己国家去了。全军顿时不战自乱,荀偃眼看无法挽回,也只好狼狈地撤军了。

成语语法

动宾式;作状语、谓语;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成语注音

ㄇㄚˇ ㄕㄡˇ ㄕㄧˋ ㄓㄢ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 义 词

反 义 词

成语翻译

相关成语

马首是瞻造句更多

  • 舵主真是女中豪杰、巾帼英雄,见到宝剑而不动心,实在是千古第一女英雄,我等愿附骥尾,马首是瞻,一辈子效忠舵主。
  • 一场本来可以取胜的战争,因各国人心不齐,荀偃指挥失当,尤其他那句“马首是瞻”的妄语,最后以“不战而败”告终。
  • 秦升跪下道,大哥以后小弟对你,马首是瞻,执鞭坠镫。
  • 21世纪全世界则将由中国(华人社会)马首是瞻
公众号
0
纠错

评论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11 - 2024 范文站(fanwenzhan.com)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