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孤寄命

拼音:tuō gū jì mìng   简拼:tgjm

托孤寄命的解释

托孤:以遗孤相托;寄命:以重要事情相托。临终前将孤儿及重要事情相委托

成语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第七卷:“故逆知其可以托孤寄命,韩魏公之凝立,亦此类也。”

成语例句

清·魏源《默觚·学篇》:“日僤养马而严威,可以托孤寄命矣。”

成语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临终时

成语注音

ㄊㄨㄛ ㄍㄨ ㄐㄧˋ ㄇㄧㄥˋ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翻译

相关成语

托孤寄命造句

  •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年),为旌表蜀国丞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 唐贞观二十三年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年),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 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 公元年,为尊崇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奉节。
  • 唐贞观二十三年,为尊崇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奉节。
  • 公元年,为尊崇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奉节县。
  • 十三年(公元年),为旌表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思想,更名为奉节县。
  • 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年),为旌表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思想,更名为奉节县。
公众号
0
纠错

评论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11 - 2024 范文站(fanwenzhan.com)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