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活剥

拼音:shēng tūn huó bō   简拼:sthb

生吞活剥的解释

比喻机械地套用别人的言论、经验、方法;或囫囵吞枣、食而不化。

成语出处

唐 刘肃《大唐新语 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成语例句

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成语典故

  唐朝时,有个县的武官叫张怀庆。他为了追求名利,常常弄虚作假,把别人的作品,改头换面当做自己的“创作”。当时诗人王昌龄、名士郭正一声望都很高,张怀庆便常常抄袭他们的作品。
  大臣李义府写了一首“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的五言诗。意思是要把天上的明月雕刻成歌舞时用的扇子,把空中的彩云剪裁成跳舞时穿的衣裳,想象奇特。张怀庆一看,便抄了下来,并在每句诗的开头加上两个字,凑成了一首“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的七言诗。经他这么一“创作”,诗句都不通了,谁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意思。
  张怀庆这首诗一传出,人们就议论纷纷,有人根据他常常抄王昌龄、郭正一作品的行为,还给他编了顺口溜,嘲笑他是“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这句话,经过简化成了成语“生吞活剥”,使用上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用来比喻一些人不经过思考,不经过消化,就生硬地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方法。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注音

ㄕㄥ ㄊㄨㄣ ㄏㄨㄛˊ ㄅㄛ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 义 词

反 义 词

成语翻译

相关成语

生吞活剥造句更多

  • 目前许多学生学得很死,读书不求甚解,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张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上不要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别人的理论。
  • 学习外国长处要考虑国情,生吞活剥地套用是不行的。
  • 靠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是学不好文化课的。
  • 学知识贵在举一反三,生吞活剥是没有用的。
  • 我开始迷恋文学,生吞活剥着一堆堆世界名著,雪案萤灯,绞尽脑汁涂抹着幼稚的文字,妄想一夜之间成了举世瞩目的文学家,我要让小芳后悔、让她羞愧。
公众号
0
纠错

评论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11 - 2024 范文站(fanwenzhan.com)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