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范文作文简历试题字典词典成语近义反义笔顺谜语造句名言短信五笔歇后语更多

刘熙载的合于时宜、因时制变的美学观

2017-03-17 10:25 互联网

时人者,圣人之身刘熙载说:文之道,时为大。(《刘熙载集》,59)①这个时,是合于时宜的意思;这个大,是至尊的意思。文之道,时为大,就是说,从艺为文不仅要合于时宜,而且要把它放在首要地位。

为什么要合于时宜?因为时就意味着变,一切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是天然规律,普遍规律,文艺当然也不能例外。因此,刘氏一再强调:一代有一代的文艺,一代的文艺有一代的特点:秦碑力劲,汉碑气厚,一代之书,无有不肖乎一代之人与文者。 《金石略序》云:观晋人字画,可见晋人的风猷;观唐人书踨,可见唐人之典则。 谅哉! (175)这说的虽然是书法,但诗、词、文、赋亦无不如此。

刘氏还进一步认为:一代之书,必有章程。章程既明,则但有正体而无俗体。其实汉所谓正体,不必如秦;秦所为正体,不必如周。 后世之所谓正体,由古人观之,未必非俗体也。 然俗而久,则为正矣。

(158)这里所说的章程,主要指的是不同时代的社会规定,也包括人文崇尚、文化思潮和集体无意识的约定俗成。这章程一旦法定或公认某体为正体,那么,其他体就只能是被鄙视乃至被绞杀的俗体。历来都是如此,刘氏却不以为然。他不仅肯定各个时代的正体会有变化,而且认为时间久了,俗体也有可能变成正体,颇有发展变化的眼光。

历来都有人鼓吹正变观,认为正就是好的,变就是不好的。刘氏并不否定诗文有正有变,但却反对以正变来判定是非优劣。他说:赋当以真伪论,不当以正变论。 正而伪,不如变而真。 (119)变风、变雅,变之正也;《离骚》亦变之正也。 (119)文无论奇正,皆取明理。试观文孰奇于《庄子》,而陈君举谓其凭虚而有理致,况正于《庄子》者乎? (78)正统的不仅不一定是正确的、好的,而且还可能因为固步自封而变成腐朽。

既然文艺是因时而变的,正优变劣的说法又不能成立,那么,因时制宜就是必然之理了:出于因时制宜,则皆中也;若非因时,则皆偏也。 (554)这里所说的中,就是刘氏一再声称的既无不及又无过的中道,也就是正道。在刘氏心目中,因时制宜就是正道。

因时制宜是反对复古的。历来都有复古与从时的矛盾,而且斗争一直很激烈。刘氏崇尚六经,自然不反对学古,但决不提倡复古;学古与复古不是一回事。他很清楚,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184)。学古是古化为我,为了发展现在;复古则是我化为古,意图回归过去。刘氏主张古今兼用,反对我化为古: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 典雅、精神,兼之斯善。 (115)文贵法古,然患先有一古字横在胸中。 盖文唯其是,惟其真。 (86)词要清新,切忌拾古人牙慧。盖在古人为清新者,袭之即腐烂也。拾得珠玉,化为灰尘,岂不重可鄙笑! (144)先有一古字横在胸中,实质上就是我的心已经化作了古;古人为清新者,袭之即腐烂,则强调的还是一个变字。可见,因变而从时,应时而制宜,确是刘氏的基本观念。

因时制宜,这个时字须善认,不可看小了。时间的推移,必然伴随着环境、人物、事件等的变化,这是一个多元的整体性变化和转换,因而,因时制宜也应当是一个多元的融合。刘氏在谈到学习书法时说:学书者有二观:曰观物,曰观我。 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如是,则书之前后莫非书这里所说的可知的书之时,既关乎物,又关乎我,既关乎情,又关乎德;也就是说,既关乎客观世界,又关乎主观世界,既关乎感性世界,又关乎理性世界。所谓书之前后莫非书,实际上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文艺广泛的外部联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传统、时尚,诸种事物,无不时时与文艺相关,诸种变化,无不处处与文艺牵连。因此,因时制宜包容着多方面的制宜,是一个须不断地随时随地体认力行的过程: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穷理须是将理穷得活了,方有用。 (13)君子之志,惟欲随在尽所当尽而已。 (4)立乎其大,随处体认,合之,该存省之道。 (564)穷理要穷得活,随在尽所当尽,无疑都是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多元制宜的意思。存者,存养;省者,省察。如果既能立志高尚远大,又能随时随处体认,那就完全符合存养什么、省察什么的道理了。

刘氏所说的文之道,时为大,并无夸张之意,在他的心目中,因时制宜与道实际上是一个东西,一个是实,一个是名。他说:人外无道,道要在人上尽。(《持志塾言》)又说:观于天以时行物生为道。(同上)这就是说,道体现在人为,是人为所必须遵循的必然规律;因时制宜是遵从事物变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来长养万物,因而也就是道。所以,刘氏明确断言:道,与时偕行者也。 (43)《易》之道,时而已矣。 (37)道与时偕行,等于说因时制宜就是道。刘氏精研六经,特别崇尚《易》,认为《易》的哲理思想就是一个时字,也就是因时制宜。正因为因时制宜与道是一个东西,所以刘氏赞成韩子的看法,把能够通晓时变、而又能因变制宜的人推上了圣人的宝座:韩子言时人者,圣人之身,良是。 (555)时人,就是通晓时变而又能因变制宜的人;圣人之身,意谓时人具有了做圣人的资质,因时制宜、持志力行就是圣人。这观念源自孟子对孔子的称赏:孔子,圣之时者也。①赵歧注曰:孔子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后世常说的时之圣这个概念,就是从这里来的。是不是圣人,以能否因时制宜来定夺,可见刘氏所强调的时为大绝非耸人听闻。惟与时为消息,故不同正所以同文之道,时为大,不仅时要善认,其中的道更要善认。纵观刘熙载的学理论着和文艺论着,这个道至少有三层意思是与时相关的,值得特别关注:一是不同正所以同;二是君子时中,三是至变而实至常。

先看不同正所以同。

不要以为注重时,注重变,就是一味地强调不同。其实,变与不变,同与不同,是相互依存的。刘熙载的思想很辨证,在强调变、强调不同的同时,也强调不变、强调同,而且这个不变的同特别耐人寻味:文之道,时为大。 《春秋》不同于《尚书》,无论也。 即以《左传》《史记》言之,强《左》为《史》,则噍杀;强《史》为《左》,则啴缓。 惟与时为消息,故不同正所以同也。 (59)按常规思维,与时为消息,结论应当落在不同上,但刘氏却推出个所以同的结果来,而且是不同正所以同,也就是说,正因为不同,才有了同。不同为什么能见出同?这个同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刘氏的《艺概》是游艺约言,没有作专门的具体解释和阐发。

王安石在为变法辩护时,也曾提出过惟其不同,是所以同的理念,而且阐发得相当透辟,可以参照:圣贤之言行,有所同,而有所不必同,不可以一端求也。同者道也,不同者迹也。知所同而不知所不同,非君子也。 夫君子其故欲为此不同哉? 盖时不同,则言行不得无不同,惟其不同,是所以同也。 如时不同而故欲为之同,则是所同者迹也,所不同者道也。 迹同于圣人而道不同,则其为小人也孰与哉?世之士不知道之不可一迹也久矣。圣贤之宗于道,犹水之宗于海也。 水之流,一曲焉,一直焉,未尝同也;至其宗于海,则同矣。 圣贤之言行,一伸焉,一屈焉,未尝同也;至其宗于道,则同矣。 故水因地而曲直,故能宗于海;圣贤因时而屈伸,故能宗于道。

①王安石也是从时不同,言行不得无不同出发,推导出惟其不同,是所以同的结论。并由此认为:不同者是迹,同者是道;迹不同是必然的,道相同是必须的;如果时不同而迹相同,那就是不能因时制宜,也就无所谓道;如果时不同而道亦不同,那就意味着水流不宗于海而泛滥成灾,社会没有纲纪而礼崩乐坏。如果不考虑道的具体内涵,王安石的见解还是颇中肯綮的。

一代有一代的文艺,一代的文艺有一代的特点,这是不同;每一代的文艺都在变化,都要因时制宜,都要协调一体,和而不同,不同要和,不齐之中,流通照应,必有大齐者存(162),只有一在其中,斯能用夫不一者也(87),这就是同。世间的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变化中只有不变者存,那就是变化永存,变化的规律永存,这就是不同中的同。刘氏把这个同视作通理:一事有一理,万物共一理;专尚通与专尚别者,皆蔽。 (12)显然,这个通理,就是个别中的一般,特殊中的普遍,个性中的共性,就是普适理念,就是道。道,在老子那里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本体,但在刘氏这里,一般都是指向共同性、普遍性规律。通理就是共同规律、普遍规律。因时制宜本身就是通理,故而也就是普遍规律,也就是道。

那么,怎样的道才是通理呢?刘熙载强调君子时中。刘氏经常说到一个中字:直而温,宽而栗,贵中而已矣。 (45)敬和,皆离中字不得。 (45)礼乐之道,中而已矣。 (44)有万世无弊之道,中是也。 (29)这个中,就是中道,即中庸之道。《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又说:中庸乃执其两端,用其中。《朱熹章句》云: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又说: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刘氏特别崇尚中庸之道,在他的着作中,随处可以体会到他以中道理性化解并超越极化思维的地方。于是,他重复了先哲的话:君子而时中。 (42)时中二字,最早见于《易·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中庸》云: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朱熹《中庸章句》解释说: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暏、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这就是说,由于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所以须随时以处中,无时不中。由此可见,时中,就是因时制宜、随时随地地恪守中道。

把因时与用中统一起来,不仅要因时制宜,而且要随时处中,这就使时为大具备了道的理性自觉:其一,时中是趋时,趋时则须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其二,时中即是坚持中道理性,反对偏激,反对极化思维,努力稳定而持久地由坏向好的方向转化,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三,将两者结合起来,时中就是强调对立统一与多元融合的中和之美,就是在和而不同、动静适度中追求和谐理想。这无疑是文之道,时为大观念中可以而且应当随时随处体认的基本理念。

在刘氏看来,这个时中是至变,但实质上也是至常。常字在刘氏笔下也多次出现,如:道只是个常。常必合对待流行者以观之。遇盈谓盈,遇虚谓虚,遇消谓消,遇息谓息,难以知常矣。 (41)常言即是至言。 (34)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 (101)道只是个常,这个常,有普遍之意,又有长久之意。朱熹所说的,随时而在、平常之理,强调的就是道的平易一面、普遍一面。然而,道虽然因时而变,无定体,但它又是不同中的同,作为规律,它又常常在、始终在,所以它又是长久之道。常道就是普适之道,长久之道。如果偏于一隅、一极,或随俗而消长存亡,那就不是常道。常言即是至言,这个常言,是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结果,是只有经过从常(平常过话)到奇(精心雕琢)、再从奇到常(本色天成)的长期磨练过程,才可能达到的言语至境、艺术至境,所以称至言。

至言、常道绝非易到。刘氏说:舜之无为而治,禹之行所无事,其道只是用因。因者,至变而实至常也。(567)舜的无为而治,禹的行所无事,都是因时制宜,都是治国方略的至变,但也是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正由于有了至变,也才有了至常。其道只是用‘因’,这个因,也就是因时制宜的意思,因为能够因时制宜,所以才达到了至常。时变,道亦变,时至变,道亦至变,这本身就是常道。老子《道德经》首句: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治、行所无事,就是无须言说也无从言说的常道,是道的最高境界。刘氏说:治胜乱,至治胜治。至治之气象,皞皡而已。(8)皡皞,广大自得貌,和乐舒畅貌。在刘氏心目中,舜与禹的天下就是这样的至治至美,因而也就是达到了至常。不同正所以同,同中别有洞天;文之道,道中自有乾坤。

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因时制宜,难在制宜二字。只知道要应时而变不行,还要善于制变。怎样制变?刘熙载说: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 (81)这话源自《周易》:日新之为盛德……生生之为易……通变之为事……参五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①这是讲通过卦象爻象之变以观天象天数的道理。其中的文,本指花纹、纹理,引申为经纬、规律的意思;天下之文,也就是天地万事万物的经纬、规律。《周易》还说: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②这是申说通其变,神而化之,可以使民宜、使政久的好处。唐代名相魏徵也这样劝谏过唐太宗:遭时制宜,质文迭用,应之以通变,通变之以中庸。中庸则可久,通变则可大。③他把通变与因时制宜、中庸三者统一起来,体现出多元熔融的整体性思维特点,内涵相当丰厚、深邃。由此可见,通变论是对因时制宜的哲思,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一个具有很强思辨性和实践性的普适理念。

通变,《汉语大词典》解释为通晓变化之理,总觉得缺点什么。通变,不仅有通晓之意,恐怕还有融通、贯通之意,解释为融通变化或融贯变化,可能更切近腠理。古人多说通其变、变则通,用的都是融通、贯通之意。因时制宜,制者,统制也;宜者,合宜也;合起来就是:统制变,使之合于时宜。只知道变不行,重要的是怎么统制这个变,使其成为一个既合乎时宜、又熔融谐和的美好整体。刘氏说:古与今,理同势异。不能贯通之,是不知本;不能变化之,是不知用。(31)他在论说因时制宜的道理时,在论说文章章法时,多次用到融贯变化这一概念,说明他是深得通变观之精义的。无论从理论哲思方面看,还是从诗文解读方面说,刘氏的通变观,特别是融贯变化说,都有诸多能够启迪思路的见解。

在理论哲思方面,刘氏提出一个不一之真宰的说法:《国语》言物一无文,后人更当知物无一则无文。 盖一乃文之真宰,必有一在其中,斯能用夫不一者也。 (87)单一不成文,杂多也不一定能成文,一切文都是不一与一的统一,都是变与不变的统一。

不一是形,一是质;变是迹,不变是道。这个能把不一统一起来的一,能把变统一成一个整体的不变,就是统制整体使之熔融谐和的真宰。这个真宰,要活解。从形下的角度看,在不同的整体中有不同的具体体现,例如,在不同时期的文艺中,可能是政治律条,可能是文化思潮,也可能是审美崇尚、风俗习性;在不同的文艺作品中,可能是情,可能是意,也可能是形象、结构,甚至可能是某种表现手法。但从哲思的角度看,它们都是不一之统一性的体现,都是变之统一性的体现,都是多元融合之统一性的体现,都是对立面之统一性的体现。刘氏为什么把这个统一性称作真宰?因为必有一在其中,斯能用夫不一者也,只有有了统一性,不一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否则,不一就是一盘散沙,变就是任性胡来。体之不成,何谈熔融,何谈美好!

不一之主宰说,其真谛就是融贯变化。融贯变化是因时制宜的要领,体现着通变观的精髓。

刘氏不仅运用这一哲思来观照文艺流变、文艺发展,发挥了传统的因时制宜论、通变观和不同正所以同说,同时把它广泛而娴熟地运用到具体的文艺专论和作品分析中,且独具慧眼,令人不时地心头一亮。

例如刘氏论章法美时说:律诗既患旁生枝节,又患如琴瑟之专一。 融贯变化,兼之斯善。 (107)小令难得变化,长调难得融贯。 其实变化融贯,在在相须,不以长短别也。 (139)尽管不同作品的章法美有诸多差异,但既要变化,又要融贯,而且要通过贯一来达到熔融谐和,却是普遍的原则。

再如刘氏论草书美时说:

昔人言为书之体,须入其形,以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状之,取不齐也。 然不齐之中,流动照应,必有大齐者存。 故辨草者,尤以书脉为要焉。(162)不齐就是不一,就是变化,大齐就是一,就是主宰;没有不齐,就无所谓草书;没有大齐,不齐就没有法度,就不能形成熔融谐和的统一体。尤以书脉为要,这书脉,实际上就是贯穿始终、流动照应众不齐、诸变化的大齐、大一、主宰、统一性。

刘氏对《离骚》的解读,可以说是运用融贯变化理念的典范:《离骚》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上一句,极开阖抑扬之变,而其中自有不变者存。

(119)屈子《离骚》之旨,只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二句,足以括之。 (118)《离骚》是极开阖抑扬之变与自有不变者存的高度统一,这极开阖抑扬之变就体现在百尔所思,这不变者就体现在我所之。那么,什么是百尔所思?什么是我所之?刘氏至少从两个方面作出了解释:

王逸云:小山之徒,闵伤屈原,又怪其文升天乘云,役使百神,似若仙者。 余案:此但得其文之似,尚未得其旨。 屈之旨盖在临睨夫旧乡,不在涉青云以泛滥游也。 (119)赋家主意定则群意生。试观屈子辞中,忌己者如党人,闵己者如女须、灵氛、巫咸,以及渔父别有崇尚,詹尹不置是非,皆由屈子先有主意,是以相形相对者,皆若沓然偕来拱向注射之耳。 (127)百尔所思,指的就是升天乘云,叩阍问灵,呼天抢地,役使百神,就是忌己者、闵己者、别有崇尚者、不置是非者的纷繁群意;我所之,指的就是屈原在升天乘云中反复临睨夫旧乡(祖国)的真挚情怀,就是屈原盛德高志、宁死不移的耿贞主意。正由于有临睨夫旧乡的贯通,涉青云以泛滥游才能够激情流动有序;而且开阖抑扬越泛滥,爱国情怀就越显得深挚。正由于屈原主意拏得定,来自各方的群意才能够通过反衬、垫衬、烘托、渲染,拱向注射成一个散而能聚的完美整体;而且群意越强劲,主意就越加突出。

因时制宜的关键在通变,通变的关键在融贯。刘勰强调贯一为拯乱之药,言近而旨远;刘熙载张扬融贯变化,语短而意长。

小禅自缚,岂佛之过哉因时制宜,必须有与时具进的创新精神。不要因为刘熙载以六经为文论范围,以《周易》为哲思渊源,服膺中庸之道,崇尚本色之美,就认为他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保守派。其实,他骨子里相当开放,思理多有独到。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穷理须有日新之功,大公之量。谓今日所穷之理,后此无可进,一己所穷之理,他人无可正者,皆非也。(13)所以能有这样的创新观念,恐怕是由于他精通六经之微、深悟艺术之真,所谓入之愈深、出之愈达,思之愈奥、行之愈旷是也。就拿反对复古、提倡独创来说,他不仅多次嘲讽拾古人牙慧,一再强调要有个自家在内,而且不时说出一些令人简直不敢相信是他所说的话,例如《书概》中有云:张融云:非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余谓:但观此言,便知其善学二王。倘所谓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者耶? (183)。

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他们都是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对后世影响极大;但张融却遗憾地说他们无臣法,即没有体现我张融的法度。按常理,张融此言确属狂妄之极,然而刘氏却从这狂言中看出他善学二王。道理何在?就在于张融虽然是学二王,却能实取诸性而自足,勇于创新,终至在草书方面自成一家,成就了狂草方面的万世之师。刘氏认为,学书法应先从宗师古人、善摹各体开始,但更重要的是要以性情为本,自出新意,迨既自成家,则惟变所适,不得以辙迹求之(177)。张融正是这样。正基于此,刘氏对前人见过于师,仅堪传授之说提出了质疑:能够见过于师,且富于创新,终自成一家,青出于蓝,事固多有,不是更好吗?

集王羲之字而成的《圣教序》,历来为学书者所尊崇摹仿,但结果却有很大不同:学《圣教》者致成为院体,起自唐吴通微,至宋高崇望、白崇矩益贻口实。 故苏、黄论书但盛称颜尚书、杨少师,以见与《圣教》别异也。 其实颜、杨于《圣教》,如禅之翻案于佛之心印,取明离暗合;院体乃由死于句下,不能下转语耳。 小禅自缚,岂佛之过哉! (171)院体(大概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学院派吧?)学《圣教》,由于死于句下,不能下转语,没有创新,故而贻口实,为后世诟病;颜、杨也是学《圣教》,但由于如禅之翻案于佛之心印,取明离暗合,即敢于创新,故而受到苏东坡与黄山谷的盛称。显然,这是以是否有创新来判定学习古人的高下优劣,其褒奖禅之翻案,与肯定张融恨二王无臣法的狂言,精神上是一致的。

小禅自缚,是由于道行不足而自己捆住了自己,当然不是佛的过错。在刘氏心目中,这道行不足,主要指的是心胸偏狭、识见浅薄。他一再强调文以识为主,心不若人而欲书之过人,其勤而无所也宜矣(183)。书法是这样,诗、文、曲、赋更是如此。从正面说,刘氏极力称赏的那些诗文成就特别高妙者,无不是心胸、识见特别突出者。例子不胜枚举:如说杜诗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故而高、大、深俱不可及(97);说陶潜诗文,不但胸次超然、心态无为,而且性情率真、本色天成,故能大而化之,其品尤上(94),等等。显然,不能想象没有杜甫襟怀的杜诗,没有陶潜胸次的陶诗。

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刘氏对苏轼诗文的论断,平易中颇藏丘壑:东坡文虽打通墙壁说话,然立脚自在稳处。 (73)东坡诗打通后壁说话,其精微超旷,真足以开拓心胸,推倒豪杰。 (102)什么叫打通墙壁说话?大概地说,就是眼无障,心无碍,说话透底。中外名人都说过这样的意思:每个人的眼界、心胸、思想,都在一些小圈圈(鲁迅还说是黑屋子)里打转转,且都难以自知自明;圈圈虽小,但有的人却能昏昏大睡,有的似醒非醒,有的还自鸣得意;似醒非醒者苦苦挣扎,自鸣得意者自欺欺人,只有昏昏大睡者反倒是福寿安康。这虽然有些悲观,但悲观之中正见出心眼无障、识见透底的难得。苏东坡打通小圈圈的墙壁,放开眼量,荡开心胸,畅通思路,确实是一个醒者。刘氏说他的诗文精微超旷、开阔心胸、推倒豪杰、透过一层、善用翻案、空诸所有、无中生有、推倒扶起、无施不可、与天为徒,时时处处流溢着无障无隔、通达透底的逸气,并非虚饰。

刘氏还说:东坡最善于没要紧的题说没要紧的话,未曾有的题说未曾有的话,抑所谓君从何处这话应反转来看。没要紧的题、没要紧的话,正是要紧的题、要紧的话;未曾有的题、未曾有的话,恰是别人心中所想不到的题、笔下所达不到的话。正由于此,人们都不免惊讶,不知道他这是从何处看,才得到了这些别人想也想不到的题、说也说不出的话。所谓无人态,显然意味着东坡诗文蕴含有无人能及、匪夷所思的渺邈意念,呈现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骨仙态。这样的意念,这样的情态,非超群识见、超旷心胸,何以能有?正由于此,苏轼遭贬,沙田道上遇雨,穿林打叶声四起,转瞬间,却又从他心里烟消云散,以至于也无风雨也无晴了①;泛舟赤壁,正沉浸在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哀怨之中时,一转脸,又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造物者之无尽藏,于是适意自然,与朋友相互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了②;即使不知道明月几时有,而且是常向别时圆,也还是把酒相邀,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③;即使是夜半归家,敲门都不应,也还是心平气和,坦然自处,倚杖听江声④……此等文心,此等诗境,非识见超群、心胸超旷,何以能得?

少陵纯乎《骚》,太白在《庄》《骚》间,东坡则出于庄者十之八九。(103)看来东坡的心胸识见是得力于庄子。不用说,庄子比东坡更透底,所以刘氏对庄子文更是极尽褒奖之能事:别人多说庄子文是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氏却认为那是寓真于诞,寓实于玄,高妙之至;别人多嘲讽庄子文是胡说乱道,刘氏却认为:庄子文看是胡说乱道,骨子里却尽有分数。 彼固自谓猖狂妄行而蹈乎大方也。 学者何不从蹈大方处求之? (56)这里的分数、大方要善认。刘氏说:书有分数,非难,有无分数之分数,为难。(572)庄子文的分数就是无分数之分数。刘氏说:有神品,有逸品。神,无方无体;逸,无思无为。(582)庄子文的大方,就是无方无体,无思无为。可以说,一部《庄子》,说的都是无方无体的极端透底话,所呈现的都是令人难以踪迹的极端理想的神境。就拿与人有关的来说吧:他理想中的人物,是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的真人⑤;他理想中的心态,是勿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勿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的心斋⑥;他理想中的言语,是因物随变而日新,尽自然之分而和美的卮言⑦;他理想中的技艺,是未见全牛,全以神运,无厚有间,游刃有余,且奏刀騞然,莫不中音的庖丁解牛⑧。特别是他对人类局限性的认识,更见出那视觉点的超高超远: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 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②这是从人生的空间局限和时间局限两个角度,从宇宙的无限性和人的智能的有限性两个方面,来说明宏观世界(至大)和微观世界(至细)都是不可穷尽的,来说明人类社会的一切迷乱和危殆都是由人的自不量力造成的。无疑,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无法摆脱的根本性困境。庄子不是在地球上说话,而是在天地之外呼号。历来的学者们都把庄子和孔孟完全对立起来,认为他们是水火不相容的,其实他们只是在两个明显不同的层次上立论。事实上,庄子并没有指斥孔孟关于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具体观点,他只是站在宇宙的无何有之乡③,回望地球,观察人类,审视圣人,看到的就只能是小,小,小,一片小!立脚点不同,视觉界差异,大小自然不同,并非执意褒贬。如果庄子也在这些小中打转转,那他还能够猖狂妄行,还能够登临那个无方无体的大方吗?

小禅自缚,岂佛之过哉!虽然声称自己不出六经范围,但灵魂深处却滋蔓着庄子的大方,这样的刘熙载,在文之道,时为大的观念中,怎能不渗透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呢?充实不可以已,这话也可以看作刘氏的自喻自励。

分享: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